“生活方式”本身就是一个没有明确定义的词,即使是服装零售,也都在为自己贴上这个标签,毕竟,对于零售品牌而言,与目标客群的“生活方式”越贴切,就越有发展空间。
新兴餐厅往往都是借助单品或垂直领域进行突破。比如马云布局的新零售尖兵盒马鲜生,选择鲜生这一品类,是对线上鲜生售卖短板的补充。在具体的人货场构建方面,盒马鲜生基于海鲜美食爱好者,提供店内选择和直接烹饪享用以及外卖相结合的方式,融合了线上和线上的优势。
12月20日,知名服装、生活品牌无印良品首间餐厅在台北开幕,时隔不到7天,其全球首个旗舰店、餐厅及酒店三合一项目正式落户深圳。
而在上海,截止去年12月,家居生活品牌共禾京品已经开了8家“餐饮+家居”的复合式店铺。
去实体店的原动力,是消费者需要文化、创新、情怀的多元化体验。“百货+餐饮”也好,“餐饮+零售”也罢,本质上都是通过业态叠加,创造出成倍的、个性化的体验感。
可以说,复合式店铺的出现,不仅是餐饮行业的新气象,更将成为未来整个实体行业的趋势。
复合餐厅,正是餐饮业增加坪效的有效手段之一,它让以前单纯的用餐,转变为呈现多样的生活体验。让盈利手段由单一的售卖菜品,转变为多元化的销售收入。并且能够在无形中让顾客接受到品牌理念与生活方式的熏陶,是一门长久且持续的生意。
百联集团的新店 RISO,不仅可以购物,还可以就餐、看书、欣赏音乐。在这家被称为“新零售发现店”的O2O生鲜超市,处处体现着多种业态的融合。
空间与场景的融合:喝着咖啡就把菜买了,看着演出就把饭吃了,传统的商业购物空间,已然变成休闲娱乐的社交空间。
轻食与品质的融合:蔬菜区的旁边是色拉吧,水果区的侧面是果汁饮料吧,海鲜区、禽肉区的隔壁有着等待点单并现场烹饪的大厨,店内二楼甚至还有米其林二星大厨打造的中西餐。
线上与线下的全渠道融合:店内食品区的拍照互动,仅需用AR扫一扫,就能看到食品追溯信息、优惠信息等,同时店内提供手机APP下单,并承诺60分钟内送达,线上预付,线下取货。
美食与购物的完美融合:在两层共3200平方米的超市里,就餐区与商品区“混”在一块,对于消费者而言即买即食简直不能再方便。
共禾京品的复合型店铺以餐厅为基础,融合了家居、美酒、烹饪烘焙和花艺教学,几种迥然有异的业态混搭于一个空间内,从所售卖的一盘菜、一杯茶、餐盘碗碟衍生开来,带来一站式的体验。
所有在盒子里的商品都是可以点亮家里不同角落的潮流单品,也是近期店内最有特色的新品。打造成一个盒子的概念,既方便快捷,又能最大程度上享受特选商品。家庭套装礼盒还接受微信商城线上订阅,每月礼盒会直接递送到顾客家中。
此外,烹饪教室、花艺课程还可承接个人、团体甚至企业团建等付费业务。共禾京品的客单价为150元,多为以美式料理为基础的特色菜,这样的价格在寸土寸金、淘汰率惊人的上海并不算高。
先不管餐厅部分实际净利润如何,至少除了单纯卖菜品,复合型店铺的盈利手段更加多元化。
事实上,在360度、无死角的主题、文化环境中,顾客很容易产生购买产品和服务的消费冲动,复合式餐厅本身就是一个大型沉浸式营销场景,一般在这个场景中呆的越久,餐饮和商品的消费就会越高。
不同之处在于,复合式店铺贩卖的不是文化符号而是文化理念,共禾京品倡导的理念是:“希望改变消费者对生活的态度和看法,让家变得更好玩,为生活赋予更多乐趣,打造都市精英向往的理想家庭。家其实可以不那么无聊,也可以很有设计感。”
共禾京品的创始人曾任米其林三星餐厅行政副主厨,其复合式店铺带有明显的餐饮基因,经营策略也是明确的“餐饮+家居”模式。
而以无印良品为代表的另一种复合式店铺,则是完全相反的玩法——“零售+餐饮”。
12月20日,无印良品首间餐厅“Café&Meal MUJI”在台北阪急百货开幕
这也是无印良品在日本本土之外,继香港、成都之后的第三家海外餐饮店。
无印良品以不标榜品牌、注重本质的商品价值与简约设计为理念,强调“不添加多余装饰、简单实用的设计”、“基本且低调的色彩,能自然的融入各环境中不显突兀”、“追求质量与价格的平衡,让物有所值”。
衣服一季买一次、文具可能半年添购一批、家具可能一年买一件,但吃却是一个人每天三次的刚需,因此就传递品牌概念、精神的频率来说,餐厅完胜无印良品自身产品。
Café&Meal MUJI强调精选在地、当季的食材,以保留原貌的方式,用凸显食物本身原味的调理方法,甚至不强调桌边服务,采用自助式选餐。而这些,都是无印良品“自然”、“不标榜品牌”精神的具体体现。
更重要的是,餐饮是一线员工观察消费者最直接的管道。
衣服、文具和家饰等物品,消费者买回家使用,有什么想法反馈,可能是一周、一个月甚至半年后才会得知。
而东西吃起来的味道、坐在餐厅的感受、人员服务的满意度,消费者的看法和喜好,当场就能得到反馈。餐饮正是品牌留住顾客、观察顾客强大通道。
对于真正的零售跨界玩家来说,餐厅的品牌、粉丝运营作用远大于其实际盈利作用。据MUJI内部人员透露,MUJI的复合式店铺中,餐厅经营业绩最好的也只占经营总额的40%。
无印良品在中国的定位“都市白领”,以18-50岁并无明显年龄针对性的人群为主,月收入集中在5000-15000元,月可支配收入2000元以上。与定位人群的收入相比,68元的客单价也算不上高。
餐饮是一个非常容易同质化的业态,未来餐饮的经营必须跟上甚至超越消费者生活方式的改变、升级速度。
但需要注意的是,并非任何“餐饮+”复合业态都能获得“1+1>2”的合力效应。
另外,通过“时尚”进入复合式业态,是有意向从业者们的不二选择。
实践证明,成功的复合式店铺与主题文化餐厅的不同之处在于,复合式店铺并不靠贩卖文化符号取胜,而是倾向于传递一种文化理念、生活观念。
“时尚”本身无定义,无论是共禾京品的“快时尚”还是无印良品的“禁欲系生活态度”,都是只可意会难以言传的生活态度,但却蕴含在了具体的产品和每一个业态的每一个细节之中。这与主题属性并不突出的复合店铺简直是天作之合。
复合式店铺的这种润物细无声、厚重内敛的文化体验更具有包容性、也更符合都市白领、中产阶级们对体验的需求。
总之,餐饮行业在激烈竞争中被迫面临转型升级、多种业态复合店的崛起,既是对市场需求的新思考,也是未来商业的大势所趋。作为主力消费者的8090后,他们对于餐饮企业的要求已经不仅仅满足于享受美味佳肴,更在意深层次的情怀与文化的需求,那些有温度、有诚意的企业才会成为被津津乐道的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