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者面临着对每一个餐饮品牌的重新认知,其中食品安全始终是基本衡量标准,而品牌与消费者的关系,成了餐饮人最应该思考的问题,危机中蕴藏的机遇,面对挑战,需要品牌领导人更大的魄力、眼界和格局。
餐饮行业疫情后发展的十个趋势:
1、疫情后、企业针对食品安全会更加重视。“病从口入”将会被所有人牢记,相应的,产品品质和安全卫生将会成为消费者的关注点。餐饮店会快速采取相应的措施将食品安全问题提升到运营的战略高度,如加强明厨明档展示、严格把控食材的采购源头、寻找优质供应商合作、产品的安全情况在店内公示、产品安心卡作为保证每道菜品质和安全的证明、严控食品安全卫生,员工健康状况公示。只有做干干净净的好产品,挣明明白白的钱,餐饮人才能在行业的竞争中存活下来。
2、疫情后,企业风险意识大幅增强。通过这次疫情,餐饮企业对于现金储备的重视度会加强,很多企业也会强化与银行的互动,重视信用的建立。而餐饮企业规模化开始发展后,各方面抵抗风险的能力会增强。这种能力是多方面的,不仅仅局限于现金储备。
3、疫情后,小而精的连锁模式更受资本追捧。一些比较轻、比较小的品牌及加盟模式会更受资本的追捧。刚需品类的餐饮品牌影响会比较小,复苏预计也会比较快。近日,俏江南张兰创立餐饮基金,关注比较容易标准化、能形成终端连锁的餐饮企业,看中火锅和小吃品类。人均50元以内,追求高翻台率,目标千店规模起,单店年收入500万上下。
4、疫情后,线上流量会受到更大的重视。这次疫情,原来很多不做外卖的企业开始了外卖,其中不乏很多星级的酒店,通过外卖来自救是一个很主要的方式,这种趋势后续也会继续下去。很多不主动做线上推广的企业老板带头做起了推广,同时,品牌更加注重私域流量的开发,针对会员和顾客群的营销活动会给企业带来更多的稳定销售。
5、疫情后,企业规范性运营会进一步加强。此前,很多餐饮企业规范性做得不足,运营也处于粗犷的原始阶段,但这次疫情使得这些企业发现了缺乏精细化和规范化运营带来的不足,在疫情过后势必将运营的规范性大幅提升,从而实现节约成本、打造品牌的效果。
6、疫情后,用工方式更加灵活。共享员工、兼职用工方式会得到大力发展与推广。人力成本本就是餐饮行业的“三座大山”之一,这部分的费用连续多年持续上涨。这次疫情中,我们观察到,兼职占比越高的门店,人力成本的压力也会越小,对于兼职员工的使用值得更多的企业借鉴。
7、疫情后,多场景需求产品走红。疫情中我们会发现,原本生意惨淡的火锅半成品外带小超市火了起来,不需要过高的烹饪技术,只需回家简单操作即可享用。疫情过后消费者的习惯和认知会有一定的改变,一款产品多种场景需求会增加,兼备了成品、半成品、食品三种形态,满足堂食、外带、外卖等多种场景,同时可搭建多种销售渠道,大大增加消费频次。
8、疫情后,营销推广渠道会更加多元化。对餐饮商家来说,美食就是自己的独特技艺,为何不借新兴平台去展示呢?例如:短视频平台,短视频新媒体带给餐饮品牌强大的影响力,拥有8亿群体的抖音短视频,成为了短视频的王者,更是爆款的制造机,有着足够的炒作能力,达到病毒性的传播。随着5G时代的来临,餐饮品牌不能仅限于“实体店+外卖”,而是“实体体验+平台外卖+电商零售+短视频”的全渠道矩阵。
9、疫情后,餐饮的专业化趋势会持续强化。目前在餐饮各环节出现了一批优秀的第三方服务商。把专业的事情交给专业的人,通过业务的分工、外包实现业务的高速发展。目前,资本已经在供应链等领域积极布局,除了供应链,其他的领域也有大量的第三方服务公司,也可能产生一批百亿级体量的公司。
10、疫情后,野味餐厅审批会更加严格。之前,野味餐厅几乎等同于当初的三公消费餐厅,无论是政策,还是民心,都已经失去,有关部门下一步,大概率会推出更严格的野生动物保护新条例,各地已经积极行动起来,严查违法出售、购买、加工、利用、运输、携带、寄递野生动物及其制品的行为以及相关的广告。后疫情时代里,野味将变成一个无法触及的概念。
上一篇:餐饮新零售考验过后迎来洗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