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是实体的还是电商,“新零售”都是目前最热话题。于是,有人兴奋,好像发现了下一个蓝海;有人恐慌,生怕自己不懂新零售而被淘汰;有人迷茫,到底什么是新零售,和我又有什么关系。截至今天,从大佬们到从业者,争论还在继续,阿里的马老师说:“未来的十年、二十年,没有电子商务这一说,只有新零售。”那么,到底什么是新零售?又如何用好新零售呢?
自2010年开始后到今天,电商成了新消费平台。随着人们消费环境的变化及选择的多样性,线下实体店和线上的虚拟店的竞争也进入了白热化。
电商出来后,躺在家里刷着手机就可以买买买,而且关键是网上的东西还比实体店便宜,既方便又便宜,这既符合了人们消费时的“占便宜”心理,又满足了人的天性:懒惰。
但慢慢人们发现,网上的东西虽然便宜又方便,同时却存在着两个缺点。第一是没法体验;第二,担心品质。
于是,好多人就开始先在实体店体验,记录好商品信息,再到网上下单。后来商家发现了这种线下体验线上下单的情况,就搞了个线上线下不同款,结果就是互相抢人,互相竞争,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抢流量。
对于消费者来说,既想要网上的那种便利和便宜的价格,又想要实体店的体验和服务,更想要有品质的产品,对于这种消费观念和消费需求所发生的变化,就是一直以来所说的“消费升级”。
看看商家现在是怎么卖东西给消费者的?
比如今天在网上查询了关于某个品牌的信息,明天你再打开,首页上就会全是你昨天看过这个品牌的相关新闻、信息……所有的这些变化,背后都是技术的力量。通过计算,就可以知道你买过的东西啥时候用完,再在准确的时间把产品推送给你。这就是大数据分析。
这样的技术不仅在线上可以实现,线下的实体店同样可以实现。背后都是商家对消费者消费行为的不断积累,最终形成了庞大的数据,再经过云计算,最后可以精准地知道消费者什么时候需要什么,精准地把产品卖给消费者。这种通过大数据的营销,是之前百货时代、购物中心时代所不曾有过的。以上我们可以看出,消费升级和技术革命已经开始深度影响零售业,无论是线上还是线下,零售都需要面对消费升级、都需要用好新技术。新需求+新技术=新零售。
新零售的关键词:消费升级、新技术、线上线下、大数据……新零售就是以消费升级为大背景、以新技术所引发的一场革命,从线上线下的打通、到大数据云计算、高效物流,以及整个零售业产业链的创新所引发的革命。
新零售时代,实体和电商将把这种对立的关系转化为融合关系。通过数据,商家将把线上线下打通,建立起立体的“用户数据体系”,最终提供非常个性化和智能化的零售体验。
尽管你可能是第一次走进这个商店,但是商家对你实际上已经非常熟悉了。说得吓人一点,这种熟悉的程度可能超过你本人对自己的了解。此时你会发现,不管是在线上还是线下,顾客不再是“路人甲”,而是一个个存在消费档案里的“数据源”。
在新零售时代,商家可以通过“账号消费档案”分析来判断顾客的喜好、频次、时间分布等等信息,据此提供高度个性化的零售解决方案。故而,个性化一词在新零售时代有重要的意义。个性化消费其实并不是个新词,早已被很多企业视为营销重点,但是操作上一直难以实现。
如果说消费互联网是男人,开创了伟大的电商时代,拿的是机关枪,与实体店一种对抗关系,如火与水一样,相互消灭;
那么产业互联网就是女人,互联网将柔情似水,渗透到产业的方方面面,将开创伟大的共享经济时代,与实体店不再是一种对抗,如冰与水一样,相互融合,共同繁荣,这就是新零售的未来愿景。
我们发现,从实体经济,电商经济走向共享经济体,在每一个品类上面,至少都会出现1家以上的指数型组织或独角兽企业。也就是所谓的平台公司,它代表了我们今天在新零售时代从电商经济走向全渠道经济,走向一个共享经济的一种新的路径。互联网最大的敌人就是自私。7-11通过共享经济(共享研发,共享采购,共享物流,共享IT,共享金融),四个不赚(不赚差价,不赚通道费,不赚广告费,不赚交易佣金),这样才建立了最深的价值洼地。
共享经济体通过打造产业路由器,连接产业上下游合作伙伴,通过产业链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算法,将碎片的需求与上游闲置的碎片资产智能配对。同时打破原来要求全国每一个店进行均一化和标准化管理,通过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算法,按每个店所在地区和商圈的顾客需求,进行个性化的供需配对和个性化推荐。
新零售仍然是零售,无论如何创新和发展,都必须回归两个老原点:
1、零售的本质永远关乎顾客和商品:商品和顾客永远是我们零售连续剧中的两位主角。
2、“竞争的本质永远关乎效率和成本”,从内求到外求:只有转型可以通过商业模式的创新,实现效率型的指数增长,才有活路和成长的空间。
下一篇:母婴新零售应该怎么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