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零售是什么意思?新零售模式是怎样的?对于马云提出的这个新零售,大部分人依然不清晰,整个行业应该如何适应新零售的趋势?随着信息技术及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中国零售业将面临数字化再造,逐步形成更为高效的实体零售与虚拟零售无缝融合的零售业态——新零售。互联网技术天生带有普惠属性,中国作为制造业大国,更多中小企业将借助新技术在不久的将来直接踏上全球零售的新通路。
杭州云栖大会的开幕式上,马云在演讲中称,纯电商时代过去了,未来十年是新零售的时代,未来线上线下必须结合起来。物流本质是消灭库存,此外,他还提出影响未来发展的“五个新”:
1.新零售:现在说的“电子商务”会成为传统概念,未来会是线下、线上、物流结合的“新零售”模式。
2.新制造:现在的制造生产模式是B2C,而未来会转向C2B,即按需定制。
3.新金融:此前我们遵循的是2-8理论,支持前20%的大企业,就能保证社会效益。而互联网金融做的就是,支持那80%没有被触及的中小企业。
4.新技术:过去以PC为主的芯片,现在都在变成以移动互联网为中心,那么未来也会基于大数据、云计算产生新的技术。
5.新能源:我们之前的能源是水电煤,而现在,数据是人类自己创造的新能源、新资源。
以上概念抛出来以后,一片哗然,各门户网站、媒体人、财经大伽、经济专家学者都进行了大量的解读;我在网上浏览了很多的解读信息,都类似以上“五个新”的内容,各位看官看了之后,是不是觉得云里雾里,是不是觉得马云的这“五个新”同我们普通老百姓也没有多大的神马关系嘛?是不是觉得这个“五个新”是马云提出来的,就由他去整就好呢?
答案是大错特错;这“五个新”跟我们普通的老百姓是息息相关的,并且我们已经置身其中,最恐怖的是这个“五个新”决定着未来数以千万计的淘宝,天猫,京东等店主们的饭碗,它会让那些不变革,不为消费者着想,不为老百姓谋福利个人和团体彻底退出这个舞台;
马云提出,新零售是线上、线下的结合,什么结合呢?例如,我们之前农民朋友要想把自己种植出来的火龙果卖出去,从最开始的模式开始,从摆地摊零卖---经销商批发---淘宝、天猫线上销售---自己建电商平台销售;都是随着时代的趋势顺势而为,做到现在大家应该觉得已经十分不错了吧,即可以线下种植,又能线上建平台;那应该卖得好了是不是?
错了,新零售会颠覆你之前所想到的;之前生产商是按产供给,规模生产,也就是说生产商生产什么,消费者就购买什么,那么未来后对于消费者是按需定制,就是说消费者需要什么,生产商就生产什么,并且这个模式把之前的中间商剔除了,产品直接从生产商到消费者手里,没有中间商什么事了,也就是说纯电商(线上)年代结束了,数以千万计的淘宝,天猫,京东店主们要回家放牛了,这听起来有点天方夜谭了;
简单而言,新零售是“以消费者体验为中心的数据驱动的泛零售形态”,其核心价值是将最大程度地提升全社会流通零售业运转效率。具体而言,新零售是以消费者为中心,在人、商品与服务、供应链等各个环节数字化的基础上,通过数据流动串联各个消费场景,包括智能手机、移动终端、电脑、实体卖场及未来可实现的新通路等,利用数字化技术实现实体与虚拟零售供应链、交易交付链、服务链的全面融合,提供给消费者覆盖全渠道的无缝消费体验,以物流配送部分替代实体交付形式为特点的高效普惠型泛零售业态。
区别与以往任何一次零售变革,新零售将通过数据与商业逻辑的深度结合,真正实现消费方式逆向牵引生产变革。它将为传统零售业态插上数据的翅膀,优化资产配置,孵化新型零售物种,重塑价值链,创造高效企业,引领消费升级,催生新型服务商并形成零售新生态,是中国零售大发展的新契机。
“新零售核心是重构,产生全新的商业业态。不是简单现有的零售场景和业态的相加。” 阿里研究院副院长杨健表示。
报告指出,新零售有三大特征,分别是“以心为本、零售物种大爆发和零售二重性”。
所谓“以心为本”,指的是掌握数据就是掌握消费者需求。未来DT技术带来的巨大创造力,将无限逼近消费者内心需求,围绕消费者需求,重构人货场,最终实现“以消费者体验为中心”;
“零售物种大爆发”,指的是多元零售新形态、新物种会大量孵化出来。借助DT技术,物流业、大文化娱乐业、餐饮业等多元业态均延伸出零售形态,更多零售物种即将孵化产生,包括自然人零售,未来有望实现“人人零售”;
“零售二重性”,指的是二维思考下的理想零售。任何零售主体、任何消费者、任何商品既是物理的,也是DT化的,需要从二维角度去思考新零售,同时,基于数理逻辑,企业内部与企业间流通损耗最终可达到无限逼近于“零”的理想状态,最终实现价值链重塑。
下面我们来谈谈从按产供给到按需定制这个过程都发生了什么?
根据分析得知,消费者的身体机能指数显示他适合吃维生素和水溶性膳食纤维达10%的红心火龙果,需求量是每个月10斤,然后消费者就在线上平台下单,下单了之后,线上平台会给线下的种植基地下订单,然后线下种植基地会按线上的订单要求提供这个火龙果。 这个就是按需定制了,
那么现在问题来了,
1、客户什么知道他需求这种火花果呢,这种火龙果是哪里种植的?
2、线上平台又是如何知道的哪个消费者有这种需求?
3、消费者只要10斤,这个量很小,那么种植基地可以立即种植出来吗?显然是不能的,因为红心龙果大多成熟于夏秋,别的季节并没有,那么这个问题是如何解决的呢?
4、客户在北方,种植基地在南方,如何最快速度送到客户手里?因为火龙果保质期也不是很 长,虽然多一点时间的运输火龙果不至于腐烂,但是水果的新鲜度会下降,影响口感。
5、在保证火龙果的质量同时,成本也要具在优势,也要薄利多销,这是如何做到的呢?如果成本过高,北方的客户可能要放弃火龙果而选择苹果了,南方的客户要多吃香蕉而不吃红枣了。
报告认为,新零售与传统零售的区别,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数字化技术打通虚拟与现实各个环节,实现实体与虚拟深度融合,传统零售的人、货、场在物理空间和时间维度上得到最大的延展,消费者不受区域、时段、店面的限制,商品不受内容形式、种类和数量的限制,消费者体验和商品交付形式不受物理形态制约。
其次,消费者实时“在线”,品牌商与零售商以消费者为中心,利用数字技术随时捕捉全面全域信息感知消费需求,完成供需评估与即时互动,激发消费者潜在的消费需求,提供给消费者全渠道全天候无缝融合的消费体验及服务;
第三,回归零售的本质,零售企业利润将主要来自于商品和服务的增值,而不再是信息差利润。中国传统零售业在发展过程中以商业地产租金、联营扣点方式赚取高额利润的方式将不可持续,借助新技术和新资源降低成本,尽可能为消费者提供差异化的满足个体需求和用户体验的商品及服务,才是零售发展的方向;
第四,全供应链数字化,流通路径由复杂向简单转变,供应链前端更加柔性灵活,数据化管理为实现库存最优化乃至“零库存”提供精细的决策支持。供应链后端形成快速高效经济的新仓配一体化,供应链、交易交付链、服务链三链融合。部分供应链中间商职能产生转变和分化,成为新生态服务商。
报告指出,新零售为中国零售业提供了跨越式发展的新契机。中国实体零售业整体处于初级发展阶段,发展相对缓慢,业内尚未产生“顶级”实体零售品牌商。在发达国家,以美国为例,自1840年后的近200年中,伴随着工业化和信息化的技术革新,零售业先后经历了工业化和信息化,形成了成熟高效的大流通格局。而中国自上世纪90年代后,工业化和信息化交织进行,零售业态紧密相接地出现,用20多年的时间走完了美国一个半多世纪的零售业态变革,行业整体处于初级发展阶段。
当前,以“地产模式”为代表的中国零售,从效能上落后于以“大连锁模式”为代表的欧美零售、以“便利店模式”为代表的日本零售,未来,中国零售将有望借助DT技术和互联网实现跨越式发展,进入更为高级的新零售阶段。
以中国新零售带动的全球零售发展将更加充满想象。从交易主体上讲,任何人都可能成为零售商,甚至机器人也可以成为交易的主体。从交易对象上讲,未来所有物品都会成为可交易的商品。从空间上讲,地球上的任何角落都有可能成为交易场所,货币形态呈现多样化。我们不难设想,随着数字化的深入和技术进步,交易朝着自动化和智能化的方向发展,全球经济形态最终将被以交易为中心的新型经济改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