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上海沃尔玛宝山一二八纪念路店贴出告示,称其于6月1日起正式停业。这已是今年以来沃尔玛关闭的第七家门店。这家店距5月22日关闭的芜湖市镜湖区沃尔玛中山北路分店仅10天的时间。而该店是沃尔玛进入安徽开设的首家门店,营业时间近13年,此次关店也宣布沃尔玛退出芜湖市场。资料显示,5年来沃尔玛在安徽已经关闭15家店,仅剩下位于合肥、亳州、阜阳、六安的4家门店。同时沃尔玛方面宣称,在皖暂无新的开店计划。业内人士指出,随着运营成本的增加,大型连锁商超都面临着模式的转型,且都要经历“船大难调头”的转型阵痛。
自2012年开始,沃尔玛就开启了在华的“关店之旅”。2012-2017年,沃尔玛中国区分别关闭门店5家、15家、16家、1家、13家、24家。6年间关闭74家门店,且关店数量整体呈上升趋势。
2018年,截止5月22日,沃尔玛在中国关店4家,其中包括南京水西门大街店、内蒙古通辽市和平路分店、绍兴柯桥店、以及开店16年的深圳南新沃尔玛。就绍兴柯桥沃尔玛而言,当地公关人员曾在公开资料中称关店的原因为商业布局调整。
在零售行业从业多年的张旭(化名)表示:“关店很正常,大型商超竞争激烈,受房租、人员成本影响也在变大,基本都处于亏损状态,目前能保持盈利就算不错了。”
记者了解到,关闭的绍兴柯桥沃尔玛门店所处的蓝天商圈不到600米的距离内开了永辉超市、华润万家以及沃尔玛三家大型商超。从整个产业端结合消费端去看,沃尔玛关店、开店很正常。因为整个中国的零售格局已经从之前的人口消费红利升级为新生代的消费思维红利。与之前零售巨头跑马圈地阶段不同,之前是只要开店就能挣钱,而现在已经时过境迁,门店是否能匹配重度消费人群的核心需求和诉求是关键。
值得注意的是,沃尔玛的关店潮不仅发生在中国区。公开资料显示,2016年沃尔玛在全球关店269家,其中美国本土地区关闭154家,海外市场关闭115家。据该年度财报显示,截至2016年1月31日,公司年度营收同比下滑0.7%至4821亿美元;净利润同比下降7.2%至147亿美元。沃尔玛上一财年第四财季营收同比下降1.4%至1297亿美元;净利润同比减少7.9%至45.7亿美元。
据称,这是沃尔玛自1980年以来首个年度销售下跌。业绩下滑加上大量关店,让全球零售业最具代表性的沃尔玛被指陷入低谷。
关店的同时,沃尔玛也在开新店。据不完全统计,2016年沃尔玛在中国开设24家新店,包括21家大卖场和3家山姆会员商店。2017年沃尔玛在中国开设31家新店,包括27家大卖场和4家山姆会员商店。沃尔玛提供的官方数据显示,其2018年计划推出新的超市业态,继续新增30-40家新店,升级50家现有门店。值得一提的是,沃尔玛目前的门店主要有大卖场和山姆会员商店两种业态。此前有媒体报道称,沃尔玛中国公司事务高级副总裁石家齐在2018年1月的一次媒体沟通会上透露,今年沃尔玛新开的门店将包括小型超市。事实上,这一想法已经落地。2018年4月,沃尔玛在深圳开出首家智能门店“惠选”超市。该营业面积只有沃尔玛大卖场营业面积的10%。对于在华已有400多家大卖场、19家山姆仓储式收费制会员商店的沃尔玛来说,惠选超市是沃尔玛在华的第三个全新业态,定位切入社区市场。
一方面大量关店,一方面又大量开店,尝试新业态门店。二三线城市潜力非常大,消费能力也比之前提高了很多,关闭一些成本大的店铺,在成本小但是消费能力高的城市开新店是企业都会去做的事情。在大的宏观环境下,在整个消费者的消费思维及消费行为发生了颠覆性的变化之后,沃尔玛依据大数据研究发现,他们有些店是不适宜的,有些地方还是要去加开的,所以中国的零售业态,随着整个消费业态、消费思维以及消费行为的变化而变化,沃尔玛的与时俱进做的非常好。定位社区市场的沃尔玛惠选超市生鲜是其重点,这对于社区超市和生鲜超市市场而言,现在进入在时间点上来讲没有太大的优势。
说到沃尔玛,想必大家都到里面购买过东西。而近来,沃尔玛方面有有了新的动作。据了解此次沃尔玛在企业联会上表示,今年将更近一步的扩大中国方面的市场并公布了扩张路线图。不但如此,他们还将和京东展开更深入的合作,在全国范围内建造起前置仓来。原本沃尔玛在中国就有众多的便利店实体店等山姆会员实体店,然而为何还要建造所谓的前置仓?它又将给以往的便利店经营带来哪些启发呢?
根据相关消息了解到,沃尔玛此次的行动,其一是想布置他们的生鲜市场。从去年起,企业方面就和京东展开了合作,前者提供产品的支持后者提供配送的服务。因为山姆的店面覆盖率并不全面,因此通过将商品入库的方式,在其他没有山姆的地方也可以直接从仓库出货。至于为什么设置前置仓,是因考虑到生鲜制作地点问题,如果操作大跨度配送的话,不但花费时间长,还会使产品质量变差。这种生鲜便不能叫生鲜了。
其二,配送时效虽然重要,但是它不是问题的关键,最难的还是在品种类别的选择之上,沃尔玛方面建造前置仓的一方面原因的确是,为了提高产品的配送的效率没错,但是根据现在交通的便利程度来讲,配送时间上的差别并不会太大;另一方面,前置仓主要的作用是储存商品但并不对外售卖商品,不仅空间局限更不会有盈利,当产品不能很好的得到销售时,空间就会被占用,从而导致其他商品没地放置。
在这样的情况下,选择合适的商品摆放前台,才能使得前置仓利用的更好从而提高物流的效率。除了以上的原因,仓内的商品要根据季节性和消费者的需要来变化,使线上线下的数据都能开通,及时反馈商品购买信息更换仓内产品。综合来讲,这个前置仓不管是在配送的效率,还是在商品的更换方面都有值得学习的地方。
存库互通后,沃尔玛相当于京东的“前置仓”,这个商业模式类似阿里巴巴和银泰的合作。京东已经与29个城市180家沃尔玛实体店实现了部分商品的库存打通,与沃尔玛合作前置仓。目前30个城市的200家沃尔玛实体店加盟京东到家网站,并提供1小时达服务。
新零售线下角逐中,阿里巴巴更多通过已被验证的自营商业模式来改造传统实体店,京东则更聚焦借力,进一步提升配送体验。自2016年6月京东和沃尔玛宣布战略合作后,线上线下两大零售巨头的合作进入深水区。去年,双方推出了库存、实体店、用户互通的“三通”策略,近日双方共同发布“三通2.0”战略。
在沃尔玛入股京东之初,山姆会员店、沃尔玛、沃尔玛全球购的旗舰店就开到了在京东上,全国30个城市的200家沃尔玛实体店也陆续加盟京东到家网站。这相当于京东为沃尔玛提供了新的电商和O2O销售渠道,并在仓储、物流配送上予以支持。这促进了沃尔玛销售业绩的增长。沃尔玛中国大卖场首席采购和市场官刘晓恩说,“沃尔玛去年全渠道一共业绩的成长是250%”。
对于推进“无界零售”的京东来说,沃尔玛的实体店更是宝贵资产。此次“三通”升级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也是库存互通。存库互通后,如果消费者在京东自营便利店购买的商品同时在沃尔玛有售,快递人员可以从距离下单顾客最近的沃尔玛实体店取货,从而缩短配送路径、提高配送效率,同时提升沃尔玛的商品库存周转率。简单来说,库存打通的目地是让各大城市的沃尔玛实体店成为了京东的前置仓。
官方数据称,截至2018年6月底,沃尔玛超过400家实体店中的180家与京东实现了部分商品库存的打通。“咱们将进一步的扩店、扩品,力争在明年实现沃尔玛实体店的全部打通。”京东商城大快消事业群用户体验提升部总经理祁婷表示。加速推进与线下线下实体店合作的不止京东一家。从2014年至今,阿里巴巴连续通过收购股权的方式,与传统线下实体店合作,其中包含三江购买、新华都、联华便利店、苏宁、高鑫零售(旗下有大润发、欧尚)、居然之家等,其中跟沃尔玛对标的最大便利店业态就是大润发。
2018年初,大润发与天猫供应链达成合作协议,实现了部分供应链软件打通,这可以在采购上发挥各自优点,降低投入。此外也有部分天猫便利店专属货架出现在大润发实体店中。但比起下单京东自营商品从沃尔玛发货,显然京东和沃尔玛的合作商业模式更加紧密,更能提升送货效率和用户体验。不过,天猫和银泰的合作落地上,倒是有类似的商业模式——当你在天猫旗舰店下单某商品时,发货地可能是离你更近的银泰专柜。
但是咱们也注意到,目前还有超过一半以上的沃尔玛实体店未能与京东打通库存,并且也只有部分商品库存同步,想要全面实现库存互通,还需要在库存软件和运营方面深度融合。
上一篇:沃尔玛新零售战略优势该如何破局?
下一篇:星巴克新零售模式是怎么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