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4月,苏宁易购推出“Su Fresh苏鲜生”精品超市,布局线上线下融合的新兴生鲜业态,加码布局生鲜零售市场。
目前,苏鲜生已经在北京、上海、广州、南京、西安、济南等多个一二线城市布局。
苏鲜生品牌建立后,苏宁易购于2017年11月提交了多件“苏鲜生”商标注册申请,其中有6件商标因与他人在先申请注册的“苏先生”商标构成近似被驳回。
据悉,被驳回的6件商标分别指定使用于32类-啤酒饮料、33类-酒、11类-家用电器、21类-家用器具、25类-服装鞋帽和3类-日化用品。
商标被驳回后,苏宁易购提出复审申请。然而,复审的结果不理想,这批商标再度被原商评委驳回。
随后,苏宁易购向北京知识产权法院提起行政诉讼。北京知识产权法院一审驳回了苏宁易购的诉讼请求。苏宁易购不服,随后提起上诉。近日,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经审理作出终审判决,驳回苏宁易购上诉,维持一审判决。
二审法院认定苏宁易购申请注册的6件“苏鲜生”商标与他人在先申请注册的“苏先生”商标使用在同一种或类似商品上容易导致相关消费者产生混淆、误认,构成使用在同一种或类似商品上的近似商标,据此判决驳回苏宁易购上诉,维持原商评委驳回苏宁易购6件“苏鲜生”商标注册申请的复审决定。
历经商标驳回、驳回复审及两轮行政诉讼程序,苏宁易购依然不能如愿。
事实上,在商标注册过程中,类似于苏宁易购因商标相同或近似而导致的商标注册失败的案例并不鲜见。
苏宁易购早在2015年3月就曾使用“苏鲜生”一词,并且进行了相应类别的注册。但是只是注册了几个核心的类别,并未进行全面的注册,正是由于商标布局不够全面,苏宁易购失去了多个“苏鲜生”商标。
虽然苏宁的这六枚商标已然无法注册成功,但这不妨碍苏宁易购在生鲜市场上的布局。除了被驳回的6件商标,苏宁易购还申请注册了43件“苏鲜生”商标,并且大部分已被核准注册。这六枚“苏鲜生”商标对于生鲜一类的商标影响因素不大,苏宁易购注册很大程度是为了保护性原则。
所以说,还是那句话,市场未动,商标先行。对于发展中的任何一家企业而言,商标都是打开市场,树立品牌的有力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