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下半年,中国食品(农产品)安全电商研究院院长、中国农业展协会农产品电商工作委员会会长洪涛发布《2019中国农产品电商上半年分析报告》。报告中指出,农产品电商得到2019年中央一号文件的重视,在各种中央政策的扶持下,农产品电商持续高速发展,各产业链及物流网络也逐渐趋于完善,在产业互联网的推动下,农产品生态构建将会迎来更多新机遇。
2019年上半年,中国农产品电商延续2018年发展态势,在脱贫攻坚、乡村振兴战略的国家战略大背景下,农产品电商持续高速发展。具体而言,2019年中国农产品电商呈现以下主要趋势:
2019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做好“三农”工作的若干意见》指出今明两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期,三农”领域有不少必须完成的硬任务,最为紧迫的任务——脱贫攻坚。
继续开展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实施“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进一步加强农产品电商的供应链,一些贫困地区大力加强农产品供应链体系建设;重视农产品上行的加工问题;重视特色农产品品牌运营。
2019年6月17日,国务院颁发《关于促进乡村产业振兴的指导意见》。《意见》提出六个方面任务举措。一是突出优势特色,培育壮大乡村产业。二是科学合理布局,优化乡村产业空间结构。三是促进产业融合发展,增强乡村产业聚合力。四是推进质量兴农绿色兴农,增强乡村产业持续增长力。五是推动创新创业升级,增强乡村产业发展新动能。六是完善政策措施,优化乡村产业发展环境。
2019年5月16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颁发《数字乡村发展战略纲要》,提出了数字乡村建设的2020年、2025年、2035年、2050年四个阶段的发展目标,催生了中国数字农产品电商新时代的到来。
2019年1月14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入开展消费扶贫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指导意见》指出,要大力实施消费扶贫;在生产、流通、消费各环节打通制约消费扶贫的痛点、难点和堵点,推动贫困地区产品和服务融入全国大市场。鼓励大型电商企业为贫困地区设立电商扶贫馆和扶贫频道,并给予流量等支持。
农产品电商平台是当前新形式下的垂直电商新机遇。它整合农业企业、农业网商以及农产品资源,方便社区及消费者通过电子化、网络化等科技手段获取多种农业信息。虽然,农业电商发展态势较好且前景可观,但仍存在一些明显的问题,亟待寻求突破与改变。
任何行业的电商平台,其物流成本与供应链是最重要的因素。而必须保证以新鲜为前提的大多数农产品,必须在物流运输时特别注重冷链物流。但全程冷链运输的投入成本较高,已成为行业经营者或创业者面临的一项重大挑战。与此同时,一个从农产品采摘、运输直至送达的稳定、完善的农产品供应链,也是电商平台持续运营的关键部分。
时代不断发展的同时,国民的生活质量水平也随之提高,越来越多的人更加关注产品质量问题,特别在食品方面表现尤为突出。一个运营良好的农业电商平台一定拥有稳定且几经筛选的优质供应商,平台上的商品除符合各项质量检测与认证标准外,更能追根溯源,让购买者能够对其产地、工艺、品质有更加充分且详细的了解。
农产品电商平台运营的成功与否除了以上两个因素外,究其本质还在于,要确立正确的运营模式与市场定位方向。建议企业可以从这几个方面入手:注重合作双方的互惠互利;不盲目追求电商订单数量,而更加关注整个平台的口碑影响;带领从事农作物种植的农民真正赚到钱,让他们能够更加相信平台并更好的配合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