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子其实是还蛮有趣的创作素材,除了本身的可塑性以外,镜面的反射作用,也常常有令人意想不到的运用。镜面作为一种新的反射样式,反射周围的景观,让游客们能够发现新的空间体验。
“镜子迷宫”是由美国著名艺术家teresita fernandez设计而成,意在呈现给观众一个“海市蜃楼”的感觉。事实上,该设计是一个500英尺长的雕塑装置,其中包括多个镜面光滑的磁盘,这些闪亮的磁盘在公园的中央小路和各个娱乐区域的上方形成千变万化的天蓬。 [阅读]
2019年3月30日,CROSSBOUNDARIES携装置作品“已知”,与其他70个参展建筑师、规划师、设计师、艺术家及城市研究团队一起,赴深圳参加坪山美术馆(新馆)开馆展——未知城市:中国当代建筑装置影像展。今天,城市里的物理空间,越来越成为各类材料模数化重复的产物。 [阅读]
《旧唐书·魏徵传》: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这是唐太宗对唐朝宰相魏征的评价。而在当今,镜子不仅再只是一面可以照见人像的载体,更是设计大师最喜欢运用的元素之一。在他们的奇思妙想之下,镜子已经成为一种与众不同的创意元素,它可以反射影像、可以延展空间、可以制造“错觉”,满足不同的空间需要。 [阅读]
“镜像是一个简洁并有力的装置艺术。对立方形镜子的利用改变了人们对地点的感知,并使访问者们从不同的角度探索身边的环境。立方体的每一面都映出了周边的环境并重建了一个抽象的示范。这是一个重新发现的瞬间。” [阅读]
该项目位于挪威首都奥斯陆,是由来自当地Kistefos博物馆的摄影师Frederic Boudin捕捉到的作品。该装置其实是由设计师Jeppe Hein完成的,并将之命名为“科学之路”,它是一个永久性的景观,一直以来坐落于奥斯陆周边的耶夫那克尔河流河畔。 [阅读]
镜像是一个简洁并有力的装置艺术。对立方形镜子的利用改变了人们对地点的感知,并使访问者们从不同的角度探索身边的环境。立方体的每一面都映出了周边的环境并重建了一个抽象的示范。这是一个重新发现的瞬间。 [阅读]